close
中國時報 【鄭閔聲/特稿】
 從林志玲到豬哥亮,總是為人帶來歡笑的演藝人員相繼走出螢光幕,嚴肅宣揚反核信念;印有「反核,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」的旗幟更成為時下最「潮」的商品,在網路上賣到缺貨。儘管反核已變成了「時尚」,卻不能忽略擁核與反核間除了價值之爭,更包含複雜的公共利益辯論。反核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,但絕不能只是興之所至的追隨流行。

 核電構造及學理皆極其艱深專業,因此台灣的反核運動早在戒嚴時期就已萌芽,多年來卻很難被稱為多數人關心的「公共議題」;就連本世紀初民進黨一度宣布停建核四,各界爭議的重點也多為經濟影響,而非核能是否永續安全。

 前年日本福島核災後,不少對核電漠不關心的民眾開始「覺醒」,藝文工作者也逐步接過反核運動的發言權,透過對影、歌迷的影響力,扮演意見領袖角色,將非核家園意識往社會各階層擴散。徵信社徵信


 然而,在反核已成為無法被忽視的聲音後,反核陣營必須面對的新課題是,如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向資訊不充分的一般民眾說明反核與否的利弊得失。當關心核能政策的人們透過日本經歷,理解核電的潛在風險之餘,當然也有權利知道,沒有了核電,可能失去的究竟是什麼。

 多數人應該能同意,擁核與反核之間,沒有絕對的善或惡;支持核電與否,應是個人理性權衡得失後,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。台電一再說,沒有核電,電價就要飆漲,的確令人反感。然而,若以為廢除核四後,台灣就能變成人間淨土,也同樣不切實際。

 當反核運動已喚起絕大多數人的關注,「反反核」意見也不應就此噤聲;台灣社會不需要更多的登高一呼,而是正反雙方的交互辯論。是否邁向非核家園,應是全民審慎思辨後的共同決定,而非一時的意氣之爭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yes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